2017年,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,全市上下砥砺奋进、合力共为,聚焦湖北区域性增长极奋斗目标,践行新发展理念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。
一、稳中提质,经济发展基础夯实
(一)稳的表现
1.运行态势稳。2017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4.17亿元,增长7.5%,增幅低于全省0.3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6%,高于全省0.2个百分点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0.28亿元,增长16.9%,增幅高于全省5.9个百分点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.08亿元,增长12.0%,增幅高于全省0.9个百分点。
2.价格涨势稳。2017年,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1.6%,涨幅比上年下降0.4个百分点。
3.先行指标运行稳。2017年,全市货物运输量3069万吨,增长1.3%;货物周转量104.02亿吨公里,增长0.9%。全社会用电量94.6亿千瓦时,增长6.5%;工业用电量67.75亿千瓦时,增长3.6%。12月末,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650.02亿元,比年初增加133.02亿元。
(二)提质的表现
1.结构进一步优化
——第三产业调整加快。2017年,全市实现三产业增加值590.69亿元,增长10.3%,比GDP增幅高2.8个百分点;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5.5%,比重比上年提高1.4个百分点;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.9%。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14.0:51.9:34.1调整为13.4:51.1:35.5。
——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。2017年,荆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.5%,高于全市工业增速20.9个百分点,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.8个百分点;增加值总量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.4%,较上年同期提高0.7个百分点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3.6%,拉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.9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47.6%;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移动通信手机等新兴行业产品实现零突破。
——投资结构不断优化。围绕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精准投资,扩大有效投资,优化投资结构。一是向高新、高端行业集中。2017年,全市高技术行业完成投资111.74亿元,同比增长57.5%,增速快于全市投资增速40.6个百分点。二是投向工业技改。全市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380.20亿元,增长46.1%,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9.5%,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幅29.2个百分点,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成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、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。
2.新动能加快培育
——新业态蓬勃发展。网络覆盖不断提升,截至2017年底,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9.91万户,比上年增加4.38万户;移动手机用户逐年增加,4G全面普及。电子支付已成常态,全市多数商家、店铺均可扫码支付。电商平台加快发展,全市村级电商网点正不断扩点提面。共享经济渐成气候,网络预约拼车、共享单车、车辆租赁等新型经济渗透到荆门经济社会各领域。城市综合体加快发展,万达广场、月新广场、华铭广场等城市综合体服务功能和档次明显提升。
——高新技术发展实现突破。全市纳入高新产业统计的企业突破300家,达到302家,同比增加70家,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75家,同比增加43家。2017年,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2.76亿元,增长11.4%,增幅高于工业3.8个百分点。
3.社会效益显著提升
——财政收入较快增长。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.25亿元,增长12.3%;增幅高于全省3.9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2位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,税收收入达70.46亿元,增长15.9%,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高3.6个百分点;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.6%,比上年提高1.6个百分点。
——企业效益稳中向好。2017年,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14.46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2%;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3.13亿元,增长7.8%,增速比上年提高4.9个百分点,其中设备制造业增长35.2%,纺织服装行业增长33.7%。亏损企业比上年减少2家;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9.8%
——民生保障持续增强。就业稳步增加,2017年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.6万人,扶持创业6050人。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0.2%。脱贫攻坚成效明显,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,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73个,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234户、9602人,光伏扶贫覆盖所有贫困村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“跑赢”GDP增速,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317元,增长8.3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67元,增长8.6%,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分别比GDP增幅高0.8个、1.1个百分点。
二、压力显现,风险隐患需要防范
(一)经济下行压力增大
在宏观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经济缓平增长是大趋势,在此背景下,荆门主要指标回落态势明显,且大大超出年度预期。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.0个、2.1个、2.0个和1.4个百分点;地区生产总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的位次分别比上年后退6位、7位;综合反映地方经济实力的GDP的增速低于全省0.3个百分点。
(二)实体经济依然困难
企业综合成本仍然较高,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百元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加0.14元;应收账款同比上升22.3%,高于主营业务收入11.1个百分点。结构性用工难依然存在,“融资难”、“融资贵”仍然是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反映最普遍、最突出的问题。在经济新常态和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,行业和企业分化明显,全市石化、磷化、建材、粮油加工等传统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支撑力减弱,全年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,这些传统行业、产能过剩行业占比较高,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影响更大。
(三)结构上的矛盾依然明显
一是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2017年,三次产业占比为13.4:51.1:35.5,与全国、全省“三二一”格局有差距,三产业占比偏低仍是全面小康目标的主要短板。二是民间投资仍然乏力。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0.9%,低于全市投资平均水平6.0个百分点;占投资比重为61.6%,比上年下降3.7个百分点。
(四)新旧动能衔接不够
当前,荆门新动能处于培育发展阶段,总体“势强力弱”,体量较小,向上拉力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回落造成的亏空。全市新材料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总量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还不到10%;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仅2.4%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约10.0%。与此同时,高新产业发展后劲不足。全市高技术行业完成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仅为6.2%,相当一部分投资停留于简单扩大再生产,投资效果呈现递减趋势。
三、挖潜补短,推动2018年经济高质量发展
2018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实现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,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。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要求,牢牢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,聚焦质量、效率、动力变革,积极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,构建建设全省区域性增长极的硬支撑。
(一)善于挖潜,加快发展新经济
1.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推进“百企技改行动”和产业链垂直整合,加快推进磷化、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,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,壮大新兴优势产业;推进先进制造技术、信息技术、智能技术融合,着力培育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工厂。打好降成本“组合拳”,积极化解银行业风险贷款,加大交通物流、生态环境等薄弱领域投资。深化农村产权改革,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推动优质高效农产品提质增量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2.着力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,加快推进县(市、区)审批事权集中改革;全面推行监管清单制度,加快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工作,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网络;加快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并规范管理,扩大政府购买中介服务的范围。
3.着力加快创新发展。充分释放双创的牵引、孵化、催产作用;认真落实国家、省、市关于鼓励、扶持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;进一步放宽准入,拓宽领域,低门槛引导和吸纳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创新发展。依托中介机构,引导企业有序推进前沿技术开发利用;依托高校资源,深化市校合作、校企合作。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力度,进一步提升领军型、高端型、成长型创新创业团队总量。
(二)着力补短,夯实发展基础
1.着力扩大有效投资。一是抓产业聚焦。围绕智能制造装备、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,加大重资产招商、资本招商和科技招商力度,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,推动产业链集群发展,提高产业集聚度。二是抓责任落实。严格落实重点项目“三级包联服务”,压实包联领导、项目秘书和驻点秘书责任,沉下去服务、贴上去协调、迎上去解难题。三是抓项目推进。坚持“高密度督办、高强度推进”,对省市重点、PPP、兼并重组、重大增长点及技改、重点融资“五类重点项目”,实行定时、定项、定向调度,推动项目快落地、快开工、快建设、快投产。
2着力服务实体经济。深化“千名干部进千企、创优服务促发展”活动,落实好重点企业包联服务,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落实十项政策清单、降低企业成本行动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。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和问题清单,开展“菜单”式、个性化服务,组织好银企对接、用工需求对接、产销对接等活动,推动产业基金与“中国制造2025”精准对接,帮助企业解决资金、用工等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