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设为主页 | 加入收藏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统计分析
 
荆门离建成“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”还有多远
日期:2018-06-26 11:30:58
  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、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,亦工亦农,既与农业血脉相连,又与工商业密不可分,能够带动上下游众多关联产业发展,对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,惠及广大农民,繁荣农村经济起到十分重要作用。荆门是农业大市,农产品资源丰富,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较好,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,奋力实现“十三五”时期建成“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”的宏伟目标,意义重大。本文拟从荆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实状况出发,比较差距,分析原因,探寻办法,以供决策参考。
  一、走了哪些路
  经过长期洗礼和经验积累,荆门农产品加工业探索出了一些有益于产业发展壮大的路子。
  (一)规模扩张之路
  荆门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(2017年初级加工产值约占农产品加工产值62.3%),特别是粮油加工企业大多由家庭作坊、乡镇企业等发展起来,先天规模不大,市场份额不足,处于利益分配弱势,遵从“大鱼吃小鱼”的丛林法则。企业主普遍认识到:扩张规模,抢占市场份额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二选择。2011年—2017年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197.2亿元,居全市七大产业第1位,占全部工业投资28.1%,增加了大米、油料、饲料、棉纺绽、服装、白酒、啤酒、休闲食品、米胚油等产能。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,湖北洪森实业有限公司目前跻身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,中国粮油加工企业100强;中粮集团、华润五丰、正大桑田、南方黑芝麻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。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于2013年突破千亿元,2017年达到1336.7亿元,成为“第一大产业”,占全市工业的40.5%,总量规模居全省新兴增长极城市第2位。企业产值平均规模达2.9亿元,居全省市州第1位。
  (二)改革改制之路
  积极盘活存量资产,推进优质资产和优势资源重组,先后对广源、京和米业等多家企业实施了兼并重组、改制等,使企业重焕生机和活力,催生了一批大中型企业,截止2017年末,全市年产值5亿—10亿元的44家,10亿元以上的17家,其中大型企业8家。湖北国宝桥米兼并重组后,发展步伐明显加快,目前位列全国大米加工行业前50强,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。
  (三)品牌创建之路
  在市场经济考验中,特别是买方市场形成后,农产品加工企业深刻感受到品牌的重要性,纷纷加大创建力度。截止2017年末,共创建品牌上百个,其中“中国名牌产品”2个,“中国驰名商标”8个;“湖北省名牌产品”25个,“湖北省著名商标”22个。与此同时,为保障产品品质,更加注重标准化生产,探索出“企业+基地”、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等发展模式,从农产品生产源头控制原材料质量。目前,全市有效使用“三品一标”标识的农产品448个,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07个、绿色食品104个、有机食品20个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7个。
  (四)科技创新之路
 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武汉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省农科院等10多家重点高校、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,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2个,实现了粮食、油料、棉花、蔬菜、畜牧、水产、饲料等产业科技服务的全覆盖。目前,全市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9家,拥有专利数33个。
  (五)特色锻造之路
  坚持差异化发展,注重打造区域特色、产业特色,截止2017年末,全市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3个,分布在各县市区,形成了京山桥米、沙洋油菜、钟祥豆制品、东宝板材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。
  (六)分享带动之路
  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,其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。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。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或签订购销协议,带动22万户原料种养殖户增收致富,占全市农户的40.3%。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6.5万人,据测算,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%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收入。二是带动了农业现代化。土地流转、连片耕种加速农业生产规模化、标准化建设,带动一大批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应运而生,2017年突破2万个。三是加速了产业融合。农产品加工业不仅纵向延伸,形成原料生产、初加工、精深加工的产业体系,而且横向带动关联产业发展,出现了为之服务的包装业、运输业和流通业齐头并进势头。
  二、还有哪些差距
  目前,“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”,还没有规范统一的建设和申报标准。但梳理农业部关于申报“全国农产品生产或加工基地”的基本条件和有关资料,要建成“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”必须牢牢把握和突出两个核心关键词——全国、生态,并满足相关条件:一是产业成长性好,发展快;二是产品市场占有率高,具有较大影响力;三是产业发展先进,示范引领性强;四是原材料生态、生产工艺生态、产业链生态,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要求。对照这些条件,通过横向、纵向比较,荆门离建成“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”还有不小差距。
  (一)发展速度不快
  1.对照规划,完成情况滞后于时间进度。“十三五”规划提出,到2020年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2500亿元,年均增长14%左右,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5:1。据此推算2017年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应达到1560亿,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应达到3.8:1,但2017年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257亿元,2016—2017年年均增长11.2%,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3.4:1,均明显低于规划目标进度要求。
  2.考察活力,大部分企业成长性不足。在经济新常态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分化发展趋势明显,少数大型企业、龙头企业发展稳健,但大多数企业,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堪忧。近五年,全市农产品加工行业中约80%以上的企业没有进行扩产投资或技改投资,约60%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入到产能过剩的初级加工行业中,近五年来,全市被市场淘汰停产关停的规上企业达49家,退化为“僵尸企业”达不到统计标准而退出规上工业统计库的41家。
  (二)市场占有率不高
  1.产业规模“关门大、开门小”。荆门农产品加工业尽管是全市“第一大产业”,但放眼全省,产值仅居全省市州第4位,占全省的比重仅为9%,目前也没有单一产品销量能够位列全省前3位,置身全国更显弱小。
  2.产品品牌多而杂、次而廉。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一企一品牌,甚至有的企业同类产品多个品牌,难以抱团集中资源,创建特色,形成优势;“国字号”品牌少,且初级、同类产品居多,缺乏竞争力,行业内企业间竞争激烈,甚至相互压价抢夺市场。
  (三)先进性不突出
  1.产业层次不高。绝大部分企业处在产业链前端,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中,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外产业实现产值占比不足40%,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不足1/4,居全省市州末位。
  2.科技创新能力弱。2017年,全市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企业仅29家,仅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比重6.3%;90%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或建立研发机构,缺乏有效的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,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R&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0.47%,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(0.85%);拥有发明专利149件,平均每个企业仅0.3件。
  3.新技术、新手段运用不足。“互联网+”处于起步探索阶段,特别是大部分初级加工企业受制于产品附加值低、运输成本高、服务能力弱等,而不敢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营销;传统过剩产能大,转型升级负担重、难度大,工业4.0推进缓慢,目前尚没有建成一家智能工厂。
  (四)生态发展不充分
  1.生态原材料供应不足。虽然,全市已探索建立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发展模式,但对原材料生产供给的标准化、规模化、绿色化重视不够,控制不严,还没有形成资源质量优势。全市绿色食品认证面积、有机农业示范基地面积分别为67.8万亩、9.2万亩,仅占全市总播面的8.8%。全市被认证的绿色食品104个、有机食品20个,认证数量居全省第5位,排在宜昌、孝感、荆州、黄冈之后。
  2.生态产业链不完整。同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不足,行业趋同问题十分突出,企业间分工协作不够,没有形成共生性、互补性产业链,产能过剩严重,资源利用效率低,盈利能力低。全市生产大米、面粉、饲料、食用油、纱等初加工产品的企业224家,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的48%。其中,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153家,加工能力为稻谷1050万吨/年以上,年实际加工稻谷400万吨左右,产能利用率38%;油脂加工企业28家,加工能力为油料200万吨/年以上,年实际加工总量50万吨左右,产能利用率25%。2017年,油菜籽、大米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4.26%,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.66个点。
  三、制约因素有哪些
  (一)重视努力不够
  1.政府层面:重视支持不够。荆门“吃饭财政”特征明显,部分地方偏重税率高、税收贡献大的产业,在指导思想和政策扶持上,把“见效快”的产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,而农产品加工业享受国家税费减免政策较多,税收贡献相对较低,被重视不够,过去较长时期内处于政策缺位状态。近年来,虽有改善,但仍然不够。部分地方有企业反映,地方给予农产品加工业的土地指标偏少,在落实直供电优惠政策时有压减农产品加工企业直供电量的现象。
  2.企业层面:进取意识不强。目前,荆门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由以前的乡镇企业或家庭小作坊发展起来,一方面,企业家族化形成的各种利益羁绊严重制约企业转型升级;另一方面,企业主老龄化,接受新思想、发展新经济的主动性不够。同时,小农意识浓,习惯安于现状,保守既得利益。在企业调研中,不少企业主认为:不转型是等死,转型是找死,但找死死得更快;也有部分企业主“宁当鸡头,不当凤尾”,不愿“找帅当兵”,接受重组。
  (二)要素保障不够
  1.融资难、融资贵。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,多数企业融资手段单一,仅靠贷款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,但是随着近几年来,金融政策收紧,各类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业等附加值较低的行业大幅降低贷款额度,并提高了“门槛”。在此背景下,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租用的车间厂房只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,受现行法律政策限制,无法作为银行贷款抵押担保,企业申请贷款只能另寻他法,由此,企业除要支付贷款利息外,还要支付资产评估费、抵押物登记费、公证费、担保费等费用,使得贷款费用大幅增加。同时,银行贷款期限通常为一年,到期后需及时还贷后再续贷,但审批耗时长,又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紧缺,运转困难。
  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融资难,资金紧缺,虽然有心效仿大企业建立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建设自己的专属原材料基地,但受制资金实力不足,组建的组织相对松散,难以与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,原料的品质也无法保证,对农业规模化、标准化发展处于有心无力状态。这也是多年来全市粮食加工企业混合收购、混合加工现象严重,普遍面临原料品质一致性差问题的重要原因。
  2.专业型、技术型人才匮乏。目前,全市12万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、卫生等领域,经济、工程类技术人才占比只在10%左右;荆门境内中职学校13所、普通高校2所,均处全省和同类城市后列。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,盈利能力不足的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明显处于弱势,很难招揽所需人才。调查中发现,即使有扩规、转型、创新等发展意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普遍反映缺职业经理人。
  3.交通运输不畅,物流成本高。农产品加工产业对运力要求相对较高。但荆门是全省唯一未通高速铁路的地级城市,高铁、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缺位,水运能力弱,“进不来、出不去”,不仅筑高了原材料和加工产品的运输成本,而且阻碍了各类要素集聚。
  (三)诚信经营不够
  1.企业层面:以次充优,偷工减料。近几年来,粮食加工成本不断上升,但粮油产品价格微升或不升,企业利润十分微薄,不少中小粮食加工企业为追逐短期效益,不惜降低产品品质或偷工减料,降低成本,维持运行。调查中发现,在生产的产品中掺杂廉价外国大米或本地低质大米,几乎成为了中小粮食加工企业降成本的潜规则。长此以往,不仅这些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出局,而且其他企业也会深受牵连。
  2.农户层面:逐利思想严重,合约意识淡薄。长期以来,国家托市政策对保障粮油生产安全、保护农民利益等发挥了积极作用,但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品种、品质等标准,致使农民在逐利思想驱使下,不尊重市场规则,不遵守合约规定,只追求短期利益。当前,农民重量不重质,一户农户10亩田种植四、五个品种的混合种植现象十分普遍,农产品难以达到企业收购标准,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加工产品。如:2017年全市油菜籽总产28.32万吨,其中双低油菜达98%以上,但因生物学混杂和收获贮运等环节混杂严重,加工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双低菜籽油很少,双低油菜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。
  四、该怎么办
  “打造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”目标既定,需要进一步明晰思路,优化路径,强化措施,力促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  (一)明晰思路
  要紧紧围绕“全国”、“生态”两个核心关键词,走绿色、生态、健康、可持续发展道路,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品牌影响力、市场占有率,打响荆门农产品加工产业知名度;进一步创新发展,积累经验,在江汉平原城市群、中部六省,直至全国形成示范引领。具体而言,要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“四化”同步发展。
  1.推进生态化。按照绿色、生态、健康等要求,一方面,充分对接农产品加工产品需求端需求,实行从农产品生产、供给,到加工、制造,到销售、消费等全过程质量管控,严格质量标准和要求,确保农产品加工产品品质;另一方面,积极实施农产品加工设备、加工工艺、加工流程再造,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低碳、环保、高效发展。
  2.推进规模化。依照组团式、集群式、链条式等发展模式,一方面,积极推进资源、资产重组,鼓励大企业“举旗当帅”、小企业“找帅当兵”,集中资源,集中政策,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产业链上抱团、集群发展,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“航母级”大企业集团;另一方面,通过组团式规模化发展,统一标准,统一品牌,规范市场,既对内消除同质同构产品的恶性竞争,又对外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。
  3.推进特色化。坚持差异发展,加快形成区域特色、产业特色,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,将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能力。一方面,立足资源禀赋条件、产业基础,选择性发展优势产业、生活必需品产业,走“人有我优”道路,持续推进相关产业做精做细做深;另一方面,对接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发展方向,补位发展空白产业、薄弱产业、朝阳产业,走“人无我有”道路,持续推进相关产业做优做大做强。
  4.推进高端化。坚持创新发展、高质量发展。一方面,积极运用高新技术、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,推动企业由以生产加工为主的“橄榄型”发展模式向侧重于研发和销售两端的“哑铃型”发展模式转变,推动传统优势行业向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、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拓展,努力提升产业层次;另一方面,高起点、高标准引进和培育新企业,形成新增量,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提档升级。
  (二)选取产业
  要依托荆门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,瞄准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良好市场前景,紧盯“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”目标,精准、精细选取重点产业。具体而言,荆门可重点选取产业有:
  1.食品制造业。资源优势——丰富的粮食类产品、畜禽产品、水产品及食用菌、葛粉等地方特色产品。产业基础——国宝桥米、洪森粮油、神地、楚玉、新美香等企业。发展方向和重点——引导传统农副食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型,打造富硒、长寿、生态品牌,重点发展具有荆门特色的功能食品、保健食品、休闲方便食品等制造业。
  2.农业生物质产业。资源优势——丰富的速生林资源、农作物秸秆、畜禽粪便、能源作物等。政策优势——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。产业基础——宝源木业、中兴农谷、安能生物等企业。发展方向和重点——通过工业化加工转化为生物基产品、生物饲料和生物能源等,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森工产业、生物质能源产业。
  3.油脂深加工产业。资源优势——丰富的油菜籽、油茶籽等产品。产业基础——中粮祥瑞、环星、汇澄茶油等一大批油脂加工企业。发展方向和重点——加速淘汰落后过剩产能,整合资产、资源,引导油脂初加工向多元化、高端化、精深化加工方向发展,形成集榨油、精炼、饼粕、生物能源等于一体的油脂加工产业化体系,重点开发特种油、专用油。
  4.果蔬饮料加工。资源优势——桔、梨、桃、蔬菜及周边地区各类果蔬产品。产业基础——金龙泉、汇源、龙富食品等企业。发展方向和重点——对果蔬中特殊功效的生理活性物质进行提取,加工附加值更高的保健食品和饮料;利用果皮、果核、种子、叶、茎、花、根等资源,研究下脚料的精深加工;加快发展果汁、蔬菜汁、果蔬复合汁等制取,发展果蔬饮料产业。
  (三)优化路径
  1.实施整合重组。围绕重点支持发展的四大产业,细分行业,确定行业龙头企业,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兼并、重组、参股、联合等方式,整合各自产业领域资源要素,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。一是整合产能。加速淘汰落后过剩产能,通过市场手段,关停一批破产企业,重组一批“僵尸企业”,重新焕发不良资产活力。二是整合资源。支持各类要素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,推进龙头企业集团化发展,打造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。三是整合品牌。每个细分行业择优选取1—2个品牌,行业内企业集中资源、集中资金、集中力量,共同打造、共同使用、共同维护统一品牌,实现品牌共用,切实提高品牌效用率和影响力。四是整合市场。按照全产业链上、中、下游细分行业的产品市场分类,实行同类产品企业间联营,共同开拓市场,跟进市场,维护市场,实现市场共享,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。
  2.推进链条延展。以加工制造环节为核心,向上下游两端延展延伸,打造农产品加工制造全产业链,带动农业、服务业同步发展。一是培优生态供应链。按照“产业(或企业)+基地+农户(或职业农民)”的模式,统一技术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收购、统一价格,推进农产品生产供应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,为加工制造提供绿色、安全、健康的原材料。同时,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高效发展。二是完善加工制造链。以农产品初加工为基础,精深加工及产品高端化为方向,不断创新技术、更新设备、改造生产工艺和流程,加快补齐和完善加工制造产业链,提高农产品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。要支持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延伸链条,进行配套生产、补充生产,优势互补,抱团发展,促进产业链上的企业集群、集团化发展。三是拓展市场营销链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下游市场销售环节延展,加速开拓和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业服务的物流市场,催生一批专业性物流企业;加速“互联网+农产品加工业”发展,积极引进或建设大型电商平台,创新销售运输模式,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-供-销一体化发展。
  3.鼓励科技创新。要按照“三个标准和要求”(建成人才、技术、科研能力以及科研交流集约化程度高的城市,建成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产品研制中心,建成新管理、新制度的发源地),加速建设创新基地和中心。一是抓好人才培养。既注重引进和用好一批专家学者、专业管理团队、技术人才,又注重本土人才培养。重点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,有针对性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输送专业技术人才。二是抓好创新研发。要围绕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需求,既注重技术创新,形成一批先进适用、转化应用方便的核心技术、专利技术,又注重管理和制度创新,创造一批指导性强、操作简单的新生产模式、新管理模式,切实打造荆门的创新引领地位。三是抓好成果应用。既要在本土先行先试,积极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,闯出新路子,积累新经验,又要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,推进合作共赢。
  4.加快转型升级。要坚持盘优存量和壮大增量。在加速淘汰落后过剩产能,改造升级传统产能的同时,高起点、高标准发展新增量,不断壮大产业规模,通过增量的变化和质量提高促进转型升级。一是推动项目建设。按照“招大、引强、选优”的思路,着力引进和推进一批带动性强、附加值高、可持续水平好的重大项目,拓展产业链,提升产业发展质量。二是推动产业培育。一方面,推动传统优势行业向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、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拓展;另一方面,以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应用为基础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朝阳产业等产业规模,使之尽快成为农产品加工业新支柱。三是推动创新发展。着力推动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市场创新、管理创新,用创新换取产业发展高端化、高质化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
  5.抓住战略机遇。要牢牢把握国家、省、市三级战略、周边城市发展战略交集重叠覆盖的机遇,特别是抓住“长江经济带”“中国农谷”“柴湖振兴”“新兴增长极”等战略机遇,认真研究和钻营,找准切入点、契合点,善于借势借力发展。
建议使用IE6.0以上浏览器 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2012-2018
版权所有:湖北省365备用网址二 邮编:448000 电话:0724-2333096 网站地图
备案号:鄂ICP备05016447号-1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103号 网站标识码:4208000014